猪肉价格飞涨后轮到鸡肉?

2016-04-25来源:金羊网(广州)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广州市面鸡肉销量明显增加但价格稳定,专家表示价格主要由鸡肉的供给情况决定。
 
  继“二师兄”价格飞起来之后,近日有市场言论称,作为和“二师兄”轮动的鸡肉价格,可能也面临着上涨的势头,“猪周期”和“鸡周期”共振之类的消息不胫而走。
 
  对此,专业人士表示,已经飞起来的猪肉价格,目前对鸡肉价的影响极为有限,2016年度鸡肉价暴涨的可能性不大。
 
  猪肉价或全年整体维持高位
 
  受生猪产能供应偏紧所致,往年本是淡季的三四月份,今年行情却异常火爆。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发布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猪肉上周均价为13元(单位为500克,下同),同比高48.2%。多位专业人士表示,“猪坚强”强于市场预期,预计猪价全年处于高位运行态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利润空间有限的屠宰企业在这轮猪价大涨中始终在伺机寻找加价机会。
 
  国泰君安农业分析师王乾表示,本轮猪肉涨价周期持续时间或继续大超市场预期,今年全年猪价格有望维持高景气。
 
  鉴于生猪出栏需要6个月时间,市场普遍预计猪价第三季度或迎来首轮小幅回调。对此,大有期货农产品研究员刘彤也持赞同态度。但他也表示,考虑到猪肉消费的季节性特征,预计夏季猪价就会有小幅回调。
 
  “暑期的六七八月,属于猪肉消费淡季,价格应该会相应地有所回落。即使再次上涨的话,幅度也没有这波这么剧烈了。”他指出。
 
  有鸡肉档称生意好了两成
 
  新快报记者走访城区多家肉菜市场,不少猪肉档主表示高价猪肉对生意确有影响。这也让不少消费者改选鸡肉替代。
 
  “一斤排骨比一斤鸡起码贵了十块啊……”在广州白云区景泰市场买鸡的张阿姨表示, 白条鸡一般是16元左右,而排骨26元都算是便宜的了,她隔三差五就会买只鸡回家。
 
  在广州天河区石牌肉菜市场经营鸡肉档口的王姨向记者证实,三四月份生意起码好了两成。无鸡不成宴’,排骨二十七八块,很多主妇偏爱用鸡来煲汤;另外,牛羊肉少则40多元,家常吃的鸡稍贵点的也就20来块,白条鸡、本地毛鸡肉才13块”。她表示,之前一天一般卖到30只左右,现在可以卖到40只左右。
 
  在豪贤肉菜市场档口经营了四年鸡肉生意的档主李叔也表示,相比往年,今年鸡肉档口生意确实好些。“过了午饭时间,16元的白条鸡、18元的清远毛鸡,差不多就卖掉了全天的三分之二了,以前能卖掉二分之一就很不错了。”
 
  鸡肉档暂无提价打算
 
  值得一提的是,多位鸡肉档主向新快报记者表示,尽管猪肉价格短期回落的可能性较小,但目前还没有考虑提价。反倒,更多档主表示,抓住猪肉上涨的外部有利机会,薄利多销更合适。
 
  “春夏交接气温适宜,鸡肉销量相对比较大。气温一回升,家禽销售也就逐步进入淡季了。趁着现在,便宜点,多走量是一样的。一提价,街坊们直接就去买鱼了。”江南西肉菜市场的档主梁阿姨表示。
 
  “批发价变化不大,轻易提价没那个必要。再说了,附近还有登峰、广大、荣华等大小好几个菜市场,大家拿货渠道大同小异,一提价,不是把消费者赶去别的菜市场嘛。”越秀区豪贤市场的档主王先生表示,市场的白条鸡价钱一直都是每斤16-20元,轻易提价显得有些鲁莽。
 
  江村家禽批发市场的何先生告诉新快报记者,养鸡成本约6元/斤左右,年后“去库存”压力仍较重,目前快速走量比较重要。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的最新监测数据也显示,当前屠宰企业肉鸡分割产品库存处于中高位,销售压力较大,需求面因素利空市场。短期内下游需求难有增加,肉鸡市场缺少利好因素提振。
 
  前瞻
 
  鸡肉涨不涨价
 
  主要看鸡肉供给,与猪肉关系不大
 
  “二师兄”价格飞起来之后,带旺了不少鸡肉档口。尤其是肉鸡近两年遭遇比生猪更为严重的去产能。近日类似于二师兄可能会带着鸡一起飞等言论令不少消费者心生疑惑。
 
  对此,多位专业人士表示,“二师兄”对鸡肉价格的带动作用非常有限,鸡价上涨与否根本上还是受自身供给情况制约,而目前肉鸡供给面尚比较宽松。
 
  “猪价去年三月份就开始暴涨了,仅去年3月到8月,猪价的上涨幅度达到了50%左右。如果说猪价可以带动鸡价飞涨的话,早就该发生了。”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表示表示,目前,鸡价也仅相当于猪价的1/2,猪带动鸡比肩齐飞的可能性就越发比较小了。
 
  大有期货农产品研究员刘彤也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指出这种市场预测有一定合理性,但有夸大之嫌。
 
  “最近鸡肉在部分地区确实有一定程度上涨,但是上涨的幅度很有限。鸡价上涨与否多是受自身供给情况制约,猪价对其顶多也就是辐射带动作用而已。而且结合之前多次出现的猪周期,还未出现鸡肉上涨幅度超过猪肉的。”刘彤表示。
 
  点评
 
  “猪周期”也有两面性
 
  长远有利于平抑猪肉价波动幅度
 
  “猪周期”或打击了养殖户的信心,或挫伤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但不可否认的是,历年“猪周期”客观有利于拉缓“猪周期”震荡幅度。
 
  “2013年,生猪养殖行业散养户占据了近90%,现在才50%左右。十几年,经历三轮‘猪周期’之后,生猪养殖行业的规模化程度大概提高了一倍。而且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标准还从最初的50头提高至500头。”冯永辉表示,类似于大浪淘沙的“猪周期”,自动过滤掉了众多小而散的养殖户,能够经受市场检验的多是规模化养殖户。
 
  猪周期’客观上提高了生猪养殖行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增强了生猪养殖行业的市场风险抵御能力,长远有利于平抑猪肉价大涨大跌。”冯永辉估计生猪养殖行业产业化进程整体快于城市化进程,预计行业走向成熟还需5-10年。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