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重点关注H7N9 活禽市场未检出病毒

2018-03-06来源:新禽况整理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广东省中山市卫计部门发布的2018年3月“重点传染病防控风险提示”指出,人感染H7N9流感被列入“重点关注”级别。 目前该市活禽市场并未检测出H7N9病毒,表明家禽强制性免疫疫苗的效果明显。

  记者获悉,今年2月9日,广东省报告H7N9人感染流感病例1例,来自中山市。据介绍,该病例是一名52岁妇女,来自南部镇区,在家散养数十只走地鸡,有高血压史,目前情况危重。

  监测显示,未发现H7N9病毒发生对人感染力、毒力和人际传播能力变化的证据。中山市卫计部门发布的2018年3月“重点传染病防控风险提示”指出,人感染H7N9流感被列入“重点关注”级别。

  但截至目前,根据疾控部门监测,中山市禽类交易市场暂未检出人感染禽流感病毒。这表明,家禽行业强制性免疫H7N9禽用疫苗效果明显,生产端并未携带病毒进入市场。

  虽然养殖场防住了,但其他渠道,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散养少量的家禽,农民大众对于鸡的疫苗免疫依旧意识淡薄。而这,给H7N9的防控,带来了干扰与威胁。

  H7N9防控小贴士:

  H7N9疫苗免疫2次以上

  自去年夏季H7N9疫苗再家禽中免疫以来,养殖场家禽中H7N9病毒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疫苗免疫上,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8株+H7N9 H7-Re1株)是政府唯一推荐使用的疫苗,而且要求对全国家禽(包括水禽)实施免疫。H7-Re1株灭活疫苗对2017年H7N9分离株均有非常好的免疫保护效果,建议免疫2次以上最好。目前已有10家疫苗企业有生产资格。

  但要实行健康养禽,增强禽体的体制和天然免疫力,还要建立全面落实生物安全要求的健康饲养为基础,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养防并举,综合防疫”的观念。

  生物安全比免疫更重要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田国彬认为,“禽病的综合防控的重点应逐渐以免疫为主向生物安全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的转变”,建立科学、合理、健全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具体如下:

  1、提倡标准化养殖,实行封闭式管理。避免散养、混养及开放式饲养,实行全进全出。推进优质肉鸡饲养模式的转型升级,减少发病机会。

  2、做好检疫工作。引进任何日龄和用途的鸡时,应进行该病状况的调查,避免引进发病或携带病毒的鸡,必要时进行病原或血清学检测。

  3、建设完好的生物安全设施,加强饲养管理。要防止病原的传入,避免病毒通过运输鸡雏、商品肉鸡、淘汰鸡或鸡粪的车辆以及人员流动带入鸡场。此外,要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好的空气质量、温湿条件,减少应激等等。

  4、切实做好消毒工作,及时消灭病原。一切进入生产区的车辆、人员及物品均须经严格消毒。禽流感病毒对消毒药敏感,有效消毒药均可使禽流感病毒杀灭,但必须先彻底清洗。

  5、病死鸡随时无害化处理,发生疫情及时上报。

  6、活禽市场实行1110制度,是防控禽流感的有效措施。

  7、活禽市场还可考虑旱禽和水禽分区域销售。

  田国彬提倡禽流感灭活疫苗和活疫苗配合使用来防控禽流感,其中的活苗是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6已经上市,rLH5-8待上市),至于活苗、灭活苗的免疫先后顺序,影响不大。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